最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了新变化。周三(9月3日)好几位美联储官员都放出了降息信号,劳动力市场疲软成了他们考虑降息的关键因素。面对通胀压力、贸易政策不确定以及就业数据变差等情况,美联储正站在政策调整的重要节点上。
官员集体发声,降息预期大增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大家都很担心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在接受CNBC采访时明确说,他支持9月16 - 17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降息。他一直主张早点行动,还强调:“劳动力市场一旦变差,恶化速度会很快,所以得提前采取措施。”现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4.25%到4.5%,市场都觉得这次会议可能会降息25个基点。不过沃勒也说了,降息不代表会一直降下去,未来怎么调整政策还得看经济数据。他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可能会多次降息。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也有类似看法。他觉得现在货币政策有点紧,劳动力市场在放缓,政策可以稍微松一松。他建议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降息25个基点,但没说具体什么时候降。他还强调,稳定物价很重要,但就业市场不行了,政策也得往宽松方向调整。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从长远角度看,认为中性联邦基金利率大概是3%,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利率还有下降空间。不过他对降息时间比较谨慎,因为贸易政策不确定,让经济前景不太明朗。
劳动力市场疲软,成降息直接原因
劳动力市场变差是美联储官员关注的重点。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到7月底,美国职位空缺数量减少了17.6万个,降到718.1万个,比经济学家预计的还少。这说明企业招人不积极了,劳动力市场活力下降。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莱姆说,他觉得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变大了,一些充分就业指标也变差了,所以他更关注美联储促进就业的任务。他还说关税对通胀短期影响不大,预计2026年下半年通胀压力会慢慢降到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
沃勒和穆萨莱姆都觉得,劳动力市场疲软比通胀压力更值得关注。沃勒强调,货币政策得在就业市场彻底恶化前行动,避免经济更糟糕。这种“预防性降息”的想法在美联储里越来越受认可。
通胀与关税,影响几何?
虽然劳动力市场不好是降息主要原因,但通胀问题也不能忽视。美联储《褐皮书》报告显示,美国很多地方因为关税价格都涨了。企业说关税让成本上升,部分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但因为客户对价格敏感、竞争大,还怕丢市场,所以不太敢再涨价。
卡什卡利说,特朗普政府提高进口关税可能会让通胀上升,但影响可能是暂时的。沃勒和穆萨莱姆也觉得,关税对物价的影响会慢慢消失,通胀最终会回到2%的目标水平。不过贸易政策不确定,让美联储做决策更难了,他们得在控制通胀和支持就业之间找平衡。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上月底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暗示可能降息,这让市场更相信9月会降息了。
市场与政策,谨慎前行
美联储降息预期不光和官员表态有关,也和市场情绪有关。投资者都觉得9月会议会降息25个基点,鲍威尔和其他官员讲话后,这种预期更强烈了。但美联储官员一直强调,未来政策得看经济数据。沃勒说降息不会按固定路线走,要根据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等指标调整。
穆萨莱姆对利率前景很谨慎,他觉得现在货币政策合适,劳动力市场稍微变差正常,通胀压力以后会缓解。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让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很灵活,不会过早承诺长期宽松政策。
总之,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要有大变化了。劳动力市场不好推动降息,但通胀和关税又让决策变复杂。从官员们的表态能看出,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基本有共识了。不过未来政策怎么调整还得看数据。美联储的决定不光影响美国经济,对全球金融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大家都在盯着9月FOMC会议,劳动力市场、通胀和贸易政策的情况,将决定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