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元区收益率曲线变陡峭的原因不同。美国的利差曲线变陡峭是因为对通胀的担忧,而欧元区的变陡峭则是由于交易员的套息交易以及荷兰养老金改革带来的短期欧元远期货国债的抛售。
### 美国市场情况
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意外上涨3.7%,债券市场对此的反应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回升。起初市场反应并不剧烈,整条收益率曲线仅出现个位数百分点的小幅上升,似乎市场觉得这只是PPI数据而已。但如果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现这样的涨幅,市场反应会激烈得多,尤其是7月PPI环比上涨0.9%这一数据。
在数据公布后的几个小时内,市场行情明显承压,最终整体反应相当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近10个基点,2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大幅上涨但幅度稍小,使得2/10年期国债利差曲线变陡峭。此外,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稳定在22.5万人左右,这一数据也推动了收益率的上升。
荷兰国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周五(8月15日)将是一场值得关注的考验。目前整体进口价格同比呈负值,但这是受能源价格下跌影响所致。核心进口价格更能反映外国企业是否在调整定价,自关税政策公布以来,4月进口价格环比上涨0.3%,5月和6月持平,预计7月进口价格将再次上涨。美联储会密切关注这一指标,因为若进口价格不能很快开始下跌,意味着美国企业已全面承担关税成本,届时它们要么选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高通胀),要么自行消化成本以维持利润率。
最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4.3%左右,2年期国债收益率略低于3.75%,2/10年期利差为55个基点。预计未来几个月内这一利差有望扩大至100个基点。一种可能的情况是: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10年期为4.5%;若通胀担忧真正蔓延,10年期收益率可能突破4.5%并继续承压上行。有观点认为,这些一次性的价格上涨只是个别现象,并非真正的“通胀”,但这一说法仍需验证。在得到验证之前,尽管短期收益率受降息预期主导,但长期收益率的脆弱性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欧元区市场情况
近期,欧元到期曲线超长端波动率上升,且后续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剧。欧元利率的波动率指标整体呈逐步下行趋势,但30年期利率未来三个月的隐含波动率却逆势上行,本月已再次抬头。
30年期利率近期上行并非单纯源于财政担忧。即将到来的荷兰养老金转型可能是重要推手。若政府发债增加是核心驱动因素,那么德国国债收益率表现应弱于到期利率。美国市场正呈现这一特征,财政赤字引发投资者担忧,但欧元区30年期到期利差(国债收益率与到期利率之差)近几个月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市场预计荷兰养老基金将减持长期限到期合约,可能是近期行情的潜在驱动因素。
随着多家荷兰大型养老基金为2026年1月1日的转型做准备,10年期与30年期到期曲线可能进一步变陡峭。目前该利差已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且短期内较难找到反向驱动因素。从更长周期看,曲线走平通常由加息周期启动引发。但当前通胀前景更受下行风险主导,短期内很难出现加息相关的市场事件。
### 周五市场动态与观点
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影响当前市场环境,从周五将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很可能延续。继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走高之后,市场将密切关注进口价格数据的发布。其他关键数据包括零售销售、工业产出以及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零售销售方面,预计7月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4%。消费者信心指数预计将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一年期消费者通胀预期预计将小幅回落至4.4%,但这一水平仍处于高位。鉴于投资者对美国国债需求的敏感性较高,市场也将关注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
美国收益率曲线变陡峭源于通胀担忧,欧元区曲线变陡峭源于荷兰养老金改革及交易员套息,所以欧元区短长期利差变陡峭短期内不应被认为是通胀担忧从而使欧元承压,反而可能是欧元多头和债券套息的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