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0号,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让人头疼的数据。7月份,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3.8%,比大家预想的还要高,创下了18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一下,英国又成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里物价涨得最快的国家。虽然和2022年10月能源价格疯涨时11.1%的峰值比起来,现在的通胀率低了不少,但还是能看出英国的通胀一直居高不下。再看看美国,7月通胀同比增速才2.7%,欧元区更是只有2%。
那到底是什么把英国的CPI给推高了呢?
物价上涨主要是交通和能源这些领域搞的鬼。7月通胀加速,最大的“元凶”就是交通运输成本,特别是航空机票价格一下子涨了好多。暑假大家都爱出去玩,英国出境航班的票价一个月就涨了差不多30%。还有汽油这些燃料的价格,和去年比起来也有所回升,对通胀增速的“贡献”有0.1%。另外,酒店住宿价格和软饮料价格也涨了,这也让6月到7月间CPI的年化增速往上走了。
从分项数据来看,英国服务业价格的涨幅特别显眼。7月服务业通胀率涨到了5.0%,比6月的4.7%还高。服务业通胀可是衡量国内潜在价格压力的重要指标,它这么高,说明英国本土的通胀动力还是很强。就算把能源、食品这些价格波动大的项目去掉,7月英国的核心通胀率也稍微涨了一点,从6月的3.7%涨到了3.8%。而且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还在涨,7月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4.9%,创下了2024年2月以来的新高。
那为啥英国的通胀比其他发达经济体都高呢?
首先,能源价格的监管方式有问题,导致统计上有滞后效应。英国的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受监管机制影响很大,今年4月家庭能源账单大幅上调,一下子就把同比增速拉高了。就算国际能源价格稳定下来了,监管层面的价格调整还是会让通胀数据降不下去。
其次,英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也加大了内生通胀压力。英国脱欧之后,劳动力供应变少了,就业市场变得更死板。现在英国名义工资增速虽然比两年前快8%的时候慢了点,但还是维持在差不多5%的高位。企业的人力成本高,就只能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这样就容易形成“薪资 - 物价”螺旋上升的情况。
最后,英国最近的财政政策也给通胀带来了压力。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在今年4月提高了一系列税收,还上调了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很多分析都指出,企业为了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就只能给消费者涨价。
英国公布通胀数据之后,英镑汇率还稍微涨了一点,这说明投资者觉得英国央行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紧缩的立场。现在英国央行可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要防止过早放松政策,让通胀一直降不下来;另一方面又得考虑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过度紧缩会带来什么后果。
对于英国央行接下来会怎么做,大家的看法不一样。德勤英国首席经济学家伊恩·斯图尔特说,英国经济现在又有高通胀,增长又慢,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春天,所以英国央行在2025年会不会再次降息,谁也说不准。GTC集团首席分析师贾米尔·艾哈迈德觉得,虽然英国央行早知道通胀压力会回升,但现在通胀率都快到4%了,再降息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不过,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认为,如果接下来几个月通胀降下来了,就业市场也变弱了,英国央行还是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放松货币政策。
总之,英国的通胀问题可不好解决,英国央行到底会怎么出招,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