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维持低位,期待政策窗口期
考虑到内需疲弱与高基数等因素,分析师们普遍预计中国CPI同比增速降维持0附近的低位,并期待年中迎来国内宏观政策窗口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CPI仍维持低位,但随后中枢逐步抬升,全年物价温和可控。他认为国内宏观政策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货币政策延续稳健略偏松格局,结构性工具为主,降准或定向降准优先于降息选项,同时,宏观政策需要突出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支持,提升政策质效。“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适当时间窗口在6-7月是适当的,当前的一些政策仍然力度不够。”金圆统一证券策略分析师胡研宏称,由于经济生产在6-7月具有淡季特征,经济下行恐将进一步探底。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员范世成也指出,中国5月CPI、PPI数据表现同近期宏观经济复苏斜率放缓的特征基本匹配,需求不足这一制约因素再度得到印证,考虑到后续CPI、PPI增长基数仍高,通胀的整体回暖可能仍需一些时间。自去年9月下调存款利率后,国有大行开启新一轮的调整。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周四起同时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bp)至2.05%,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利率均下调15个bp至2.45%和2.5%;同时活期存款利率亦下调5bp至0.20%。PPI到“底”了吗?
中国工业品价格仍呈现走弱态势,根据统计局测算,在5月份4.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上月为-2.6个百分点。华创证券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屈庆认为,PPI同比降幅大,意味着中上游企业利润薄,即便现在贷款利率很低,但考虑到PPI因素实际上贷款利率还是偏高,还是需要中国央行降息支持。“后面几个月通胀数据预计很难起来(排除个别月份受基数影响),因为整体价格反应仍显示需求不足。”屈庆称。从趋势看,周茂华也认为未来几个月PPI将继续维持低位,但下半年有望温和回升。他并表示,目前尽管PPI同比在收缩,但滤除基数影响,能源、原材料商品价格仍远高于正常年份水平,部分中下游制造业面临成本压力仍不小。从PPI同比两年和四年均值看,PPI同比增幅在1-2%附近,反映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仍高于常年水平。6月初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称,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文章来源:路透
本文标题: 中国5月通胀低位徘徊料回暖仍需时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