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
尽管中国本轮复苏中消费一枝独秀,但工业和投资放缓、楼市再度降温、出口大概率放缓,都给经济前景蒙阴,已有机构下修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展望。“和此前的周期不一样,这一次没有那么容易解决问题,因为真正阻碍经济复苏的是缺乏信心,”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称。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栋铭也表示,中国的工业面临下滑的挑战,强劲的零售销售增长主要受基数效应以及人员流动后服务业反弹的支撑,但目前从宏观角度来看,人员流动带动的服务业复苏已经见顶。“此次的复苏与过往的周期略有不同,”他说,未来内需复苏是否可以持续将取决于大类消费品的需求譬如汽车和住房,鉴于目前宏观政策继续着力汽车消费,汽车消费有望保持强劲。但房屋消费呈现后劲不足的迹象,“房地产的缺位也意味着此次复苏与以往传统的周期性复苏不一样,”他称。陆挺已经下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估至5.5%和4.2%,此前为5.9%和4.4%;并预计二季度环比增速料将从一季度的2.2%大幅滑落至1%。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也将中国今年经济同比增速预估从5.6%下调至5.3%。政策加力的时机
市场对于中国放宽宏观政策的预期日渐升温。“需要额外的政策宽松来支持经济复苏,”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他预计,最早可能在6月底至7月底推出一些增量措施,如降准、扩大政策性银行支持基建投资工具规模、放松二手房交易等;而随着政策逐步宽松,下半年经济增速将重新加快,季度环比折年率(SAAR)可能超过5%,全年增速料在5.7%。“如果经济增速不足以缩小产出缺口,社会稳定风险可能会上升,并最终触发更具意义的刺激举措,”他称。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今年以来财政是“克制的稳增长”,在此基调下,预计财政增量政策有定力,或等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推出,5-6月仍以加快预算执行和落实既定政策为主。陆挺此前认为,中国下调贷款利率的概率在升高、但并非基准预测(base case),最新已将此调整为基准预测,并预计6月中旬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会下调10个基点(BP)。“由于经济动能放缓,我们认为政策宽松显然是有可能的。在所有可用政策工具中,调降MLF等政策利率看来迫在眉睫,窗口将于6月中旬开启,”国泰君安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周浩称。文章来源:路透
本文标题: 提振信心是中国政策的当务之急(提振信心是中国政策的当务之急英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