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有关腾讯控股雪球的讲解,相信很多朋友对这方面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借着本篇文章的机会,说说腾讯控股雪球股吧的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微众银行账户管制通知
- 2、微信读书不再“免费”,腾讯的“试验田”废了?
- 3、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 4、为什么上面罚美团,阿里,却不罚腾讯,腾讯不也是垄断行业嘛?
- 5、dfocus耘申是外包吗
微众银行账户管制通知
【微众银行】尊敬的客户:根据中国⼈⺠银⾏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2021年1⽉1⽇起,岩耐告我⾏对智能存款+产品提前⽀取时适⽤的计亩侍息规则进⾏调粗明整。如您在调整⽇(含)后提前⽀取,将按照⽀取日我⾏⼈⺠币活期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不含)前提前⽀取,仍按照原⽅式计息;如不提前⽀取,则到期利率不变。如您后续临时急⽤钱,可以使⽤质押贷,⽴即申请⽴即放款。如有疑问,请拨打95384客服电话。感谢您的信任和⽀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2018年末买的智能存款。当时买入的5年期是4.5%。存满一年后。保底4.5%。随时可以取。结算利率按照4.5%。
今天收到了一条短信,微众银行收到中央银行政策的监管。之前的承诺已经无法实现。
,说2021年1月1日前,如果提前支取就按活期利率结算。
更坑爹的是后面那一句。是需要钱,可以申请贷款,马上放贷。
那个钱还不能取用,紧急用钱还需要使用高利贷。你说坑爹不坑爹。
$腾讯控股(00700)$ $中国平安(SH601318)$
作者:明明白白19993
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微信读书不再“免费”,腾讯的“试验田”废了?
撰 文丨张 远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微信读书是不是坏了?我明明是付费无限卡,结果看书要我花钱?问了别的免费用户,说看这个根本不用花钱?我人傻了?”不久之前, 科技 博主@flypig的一条微博,揭露了微信读书的“大数据杀熟”,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深切共鸣 。
“隔三岔五就送无限卡,组队就能抽取无限卡,每读半个小时书就送一个书币,有事没事还会搞几个专题免费送书”—橘唯—自2015年推出以来,微信读书的“免费换流量”策略吸引了一大批“羊毛党”,也为自己积累了2亿注册用户,成为话题度最高的阅读平台之一。然而,今年以来,微信读书终于开始全面“收网”,转向全面付费模式。
然而,微信读书的高端用户群与“小而美”调性,使其天花板远低于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也很难与广告、网赚模式相兼容,终究未能在网文领域掀起太大波澜,反而在与起点争夺流量,同室操戈。
在成功吸引了一批高粘性优质用户之后,腾讯肯定不满足让微信读书做一个自给自足的阅读平台,而是会在内容生态中为其找到更重要的角色。
“微信读书的养鱼时代结束了。书币消失,大量书籍变成付费才携伍谨能看。攒了一堆无限卡作用越来越有限,薅羊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去年以来,为了将“羊毛党”转化为付费用户,微信读书可谓煞费苦心、步步为营。
第一步,是将无限卡细分为“免费无限卡”和“付费无限卡”,在白嫖用户和付费用户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 。越来越多的新书和连载网文仅限“付费无限卡”可读,而无论是阅读时长兑换、组队、分享获得的无限卡都无法逾越这道“付费墙”。
这一变化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不满,他们宣称“无限卡而又不能无限畅读,等于变相欺诈”。 可能微信读书自己也觉得“无限卡”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在不久之前彻底废除了这个曾经的“拉新利器”,代之以“体验卡”和“付费会员卡”,这也意味着用户薅羊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015年时腾讯推出微信读书时,阅文集团一统江湖,谁也不曾预料到三年之后网文市场风云突变,免费模式将会颠覆市场格局。因此,腾讯选择借助微信社交关系链辩基,通过深度、严肃阅读打开市场,与阅文、QQ阅读形成差异化协同。
微信读书凭借无限卡模式、社交拉新激励机制,以及出版+网文全覆盖的内容策略,迅速打开了市场。 根据阅文集团财报公布的数字,2019年底微信读书的注册用户数量超过了2亿。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读书的用户质量要明显高于网文平台,2020年微信读书团队对外界透露:19-35岁年轻用户占比超过60%,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高达80%,北上广深及其他省会城市/直辖市用户占比超过80%。
然而,主打严肃阅读,意味着微信读书用户粘性远低于网文平台, 虽然用户基数庞大,但活跃人数与掌阅、QQ阅读、七猫、番茄等平台仍有较大差距 。正因为微信读书用户的精英属性,它的舆论声量要远大于市场份额。
微信读书的熟人社交属性,隐私公开设置,意味着人们很难毫无负担地在上面阅读无脑网文。从内容运营及产品设计上来, 微信读书也坚持了微信一直以来的品质路线,使其很难担负起为阅文蹚出一条免费阅读路线的使命 。
在聚集了国内最高端的一批数字阅读用户,沉淀了海量阅读数据及社交关系之后,微信读书却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变现之路。 虽然外界都把Kindle退出中国归功于微信读书,然而即使在数字阅读市场拔得头筹,无论是付费阅读还是阅读器硬件,市场空间终究十分有限。 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从腾讯内容生态的角度,重新看待微信读书的角色。
“我来出个招,阅文应该把樊登读书给收购了,线上流量叠加上樊登建立起来的优秀内容和线下服务体系,有 情感 的拆书/读书/卖书比单纯阅读要有粘性的多,提升用户的ARPU值/构建起阅读KOL生态体系/形成阅读课程,形成平台-领读者-阅读者以及老师-付费课程的生态闭环。”
在雪球上,有阅文投资者热心地为微信读书“支招”,评论区却有很多人提醒他:微信读书并不是阅文家的。 实际上,投资人一直在抱怨阅文是在为微信读书“义务输血”,甚至质问道:阅文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为腾讯的利益还是自身的利益?
然而, 微信读书这块很难扩张的“试验田”,可能无法承担腾讯狙击免费网文平台的任务,其主导权仍牢牢掌控在微信团队手中 。微信读书不仅未能进入走下沉路线的番茄、七猫的腹地,反而逐渐在对起点“釜底抽薪”。
今年5月,有用户发现,微信读书付费无限卡增加了一则提示:应起点要求,付费无限卡不支持起点网文阅读,请网文用户谨慎购买。这则提示耐人寻味,透露出两个平台之间关系的由近转疏。
6月30日晚间,腾讯公司内部发文宣布程武不再兼任腾讯公司副总裁,将专任腾讯控股子公司阅文集团CEO。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人事变动意味着腾讯与阅文之间将进一步远离,与阅文与微信读书的“分手”可以放在一起解读。
一直以来,外界都对于微信读书的”免费换流量“将何时收网有颇多猜测,毕竟腾讯不可能一直做慈善,羊毛终究要出在羊身上。虽然微信读书也尝试过广告模式,比如阅读时长兑换体验卡时需要观看15s广告,但它很难像其他平台一样在书中插入广告,最终仍然回到了内容付费这条“老路”。
我们不妨根据重度用户数量推算一下微信读书的收入规模。勋章系统显示有超过200万用户阅读时长在100天以上,如果他们都愿意为了无障碍阅读而付费,微信读书付费会员的规模应该在200万左右,按169元的价格计算,微信读书一年的付费收入为3.38亿。在扣除出版机构70%的分成之后, 平台年净收入仅有1亿元,在腾讯2021年5600亿收入总量中可以忽略不计 。
未来,我们也不排除微信读书会向上游出击,依靠大数据主动拿下有潜力的作品版权,甚至不仅为腾讯自身内部服务,而是成为全影视行业的版权库。
2020年12月,微信将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独立出去,上线了微信听书App。相比于QQ音乐,微信听书的用户群体与播客、有声书、广播剧的用户群体更为契合,未来有希望成为腾讯声音矩阵的排头兵,并与阅文的IP资源形成深度协同效应。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8月1日晚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通过其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透露,再买10万股腾讯控股ADR。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1
伴随着腾讯控股(00700.HK)近日股价一路走低并跌破300港元,投资大佬段永平第4次买入腾讯ADR,共计涉资373.7万美元。 截止发稿,腾讯控股跌2.67%,报收291.6港元。
根据财联社8月1日电,知名投资者段永平在社交媒体表示,以37.37美元的价格买入了10万股腾讯控股ADR。
截止目前,段永平已进行四次抄底腾讯。最早从今年2月份开始,当时以53.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成交总金额约为535万美元。
对于腾讯控股的喜爱,不光只有段永平,公募基金也持有大量的仓位。据近日多家基金公司二季度报,公募基金对美团和腾讯控股的重仓持股规模都超过了200亿元。其中,美团被持有329亿元,较上期的持有市值也翻了近一倍,腾讯的持股总市值为207.47亿元,较一季度的208.58亿元略有减少,但仍是公募基金的南向最爱买的个股之一。
腾讯二季度发布在即,机构称下半年修复确定性较高
信达证券指出,预计腾讯控股 22Q2 营收 1341 亿元,同比下降 3%,环比下降 1%;毛利率42%,同比下降 3.4pct,环比下降 0.1pct;Non-IFRS 净利润 252 亿元,同比下降 26%,Non-IFRS 净利率 18.8%,同比下降 5.8pct,环比下降 0.1pct。
信达还指出腾讯22Q2业绩相对承压,主要由于疫情在部分区域爆发导致核心业务参与方的消费意愿不足所致,预计游戏及广告业务在下半年均有望实现逐步复苏。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2
在腾讯大跌之际,“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再次“出手”,豪掷2530万抄底。
而这也并非其第一次了。今年2月份,他曾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豪掷500多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30万元)抄底腾讯。
从段永平的投资风格来看,他今年以来一直坚定看好腾讯,曾放言称“越跌越买”。
豪掷2530万抄底腾讯
腾讯港股跌破300港元之际,8月1日晚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通过其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透露,再买10万股腾讯控股ADR。
这意味着,段永平斥资370万美元,约合2530万人民币,在美股买入腾讯ADR。
随后,段永平还表示,“从目前大家的心情看,继续跌是有可能的。”
截至8月2日10:24分,腾讯股价下跌3%报290.6港元,总市值为2.8万亿。
看好腾讯,曾放言“越跌越买”
从段永平的投资风格来看,他今年以来一直坚定看好腾讯,曾放言称“越跌越买”。
回溯来看,今年2月份,腾讯股价单月累计跌10.76%。段永平表示,“腾讯低过我上次买的价钱了,那明天再买点。”随后,他便在其社交平台评论区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动用资金达500多万美元。
到了3月上旬,段永平又表示,计划腾讯每跌10%,就加一次仓。
彼时,他表态要卖出伯克希尔B股以及苹果,用来抄底腾讯。
4月22日凌晨,段永平发帖称,自己刚以42.71美元买入腾讯控股。
今年以来,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之下,港股走势继续疲软。作为港股“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也难逃下跌命运。
11年前就曾表态看好腾讯
即便是港股疲态尽显伏拆,段永平也依旧坚定看好腾讯。这背后的底气,是其跟踪腾讯11年中而来旅镇的。
段永平因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2019年10月,段永平位居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351位,而他还是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导师、著名投资人……他拥有太多的光环,早前因成功上演了抄底神话而引起投资江湖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拆厅粗段永平的`雪球账号有超63万粉丝。简介中他表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喜欢的公司我会说的,不用问。"
记者此前采访过多个明星基金经理,不少都表示段永平是其欣赏的投资人,他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甚至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据网友整理,段永平首次在雪球上讨论腾讯,是在2010年12月,当时有网友提问:貌似大道好像对小企鹅不感冒啊?段永平回复称,“我一直觉得腾讯是不错的公司啊,就是不小心错过了不错的价钱。”
曾砸62万美元拍下与“股神”巴菲特午餐
2006年,时任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拍到巴菲特午餐。去赴约的时候,他还带上了当时还不怎么为人知的黄峥。
与其说巴菲特午餐改变了段永平,倒不如说是段永平借午餐向巴菲特做了一次学习报告。
早在2001年,段永平就自学投资,一年看了不下100本投资书籍,什么技术分析,趋势分析……简直是越学越糊涂,直到看到巴菲特的两句话:“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这两句话如醍醐灌顶。开窍之后,段永平就去押注网易。2001年底,他以1美元价格买进网易股票,不到三年,网易股价就飙升到了70美元,在华尔街的华人圈子之中得了一个“段菲特”的美名。
它曾表示,坚持投资腾讯的理由则是:腾讯符合他的标准,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都很好。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3
前不久腾讯最大股东宣布清仓式出售腾讯股票,导致腾讯股价一路下滑,昨天更是跌破300美元,股价回到了5年前,这让不少投资者巨亏,然而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著名投资人段永平无惧下跌,再一次抄底腾讯。
段永平在某网站上的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昨晚宣布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价格是37.37美元,总价值约为373.7万美元,折合2934万港元。
他还表示,如果能到$30以下,我会再多买一些。从目前大家的心情看,继续跌是有可能的。
这已经是段永平今年来第四次抄底腾讯股票,最早公布的是2月份,段永平以53.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预计成交总金额为535万美元。
今年3月15,段永平表示,将卖出伯克希尔,继续抄底加仓腾讯。他还发帖表示:“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put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4月22日凌晨,段永平再次发帖称,自己刚以42.71美元买入腾讯控股(ADR),并转发表示“分红的钱终于花掉了”。
最新数据显示,腾讯目前总市值为2.95万亿港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市值较最高点更是蒸发约4.4万亿港元(约合3.7万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上面罚美团,阿里,却不罚腾讯,腾讯不也是垄断行业嘛?
去年八月,华为受到打压时,全国上下都在为华为的处境担忧,王兴却说:“真正的高科技产品不会怕一个国家不向你开放市场,而是一个国家怕你不卖给他” 。
今年4月17日,华为“第一辆车”面世,全国上下都在为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欢呼、为华为的韧劲鼓掌,王兴却说:“特斯拉终于遇到了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都旗鼓相当的对手”。
4月20日,美团发布公告,拟寻求以增发股票和出售可转债的方式,融资近百亿美元,这个数字也是港交所历史上的最高值。
十天后,美团被反垄断立案调查。
前有阿里182亿元的巨额罚单,如今反垄断的利剑指向了美团。
可是为什么反垄断查了阿里、查美团,就是不查腾讯,明明腾讯这家公司在多个领域存在垄断的嫌疑,那腾讯为何不被罚款呢?
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当前中国市值最高的五大互联网公司里面,腾讯系占了四个,除了腾讯自然,腾讯还枝备是是京东、拼多多、美团三家公司的最大机构股东。
腾讯是游戏行业第一,一个季度的营收就高达400亿,仅王者荣耀平均日活跃账户就超过1亿。
腾讯音乐行业第一,涵盖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会员数量超过5000万。
阅文集团行业第一,入驻网络作家810万,作品总数高达1220万部,月活用户2.2亿。
腾讯视频行业第一,会员数超过1.2亿,一个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11亿人民币。
腾讯支付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接近40%,仅次于支付宝。
微信+qq也是全球第一大社交平台,二者每月活跃账户超过了12亿。
可以说,腾讯已经垄断码迟了中国人的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网文,掌握着巨大的流量。
今年当创业公司生死如晦之际,腾讯营收、利润还在不断增长,三季度营收1254亿元,同比增长了29%,净利润达到惊人的385亿元,同比增长了89%!
此外,还通过投资的形式,在本地生活、电商等领域掌握了大量的话语权。
以致于行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做互联网的人,一定会遇到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腾讯。
衣食住行用,基本上没有腾讯不涉足的领域。除了传统强势领域社交和游戏,腾讯在文化传媒领域从资讯、问答、网文、播客、音乐、视频到电影、动漫、媒体,也几乎完成了全流程的布局。
不可否认,腾讯是一家优秀的商业公司,成功的商业经营和垄断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但腾讯把"流猛模毁量+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正在行业内产生新的隐忧。
dfocus耘申是外包吗
logo
雪球 · 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物业科技时代开启,DFocus耘申科技如何用科技赋能非住宅物业管理?
用户头像
爱分析ifenxi
2020-11-16 15:38
在地产存量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需求和技术驱动物业科技兴起。耘申科技瞄准非住宅物业管理的蓝海市场,采取自用物业、自持物业“双轮驱动”,用数据赋能运营决策,以“科技订阅+客户成功”模式实现物业管理体系的行业化落地。
非住宅物业管理向精细化运营升级
近年来,物业公司密集上市,掀起了IPO热潮。仅2020年上市的物业公司就已达到10家,还有10家物业公司已经递交了招股书。此外,物业公司的估值也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平均20-30倍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地产母公司。在地产存量化的大趋势下,物业管理行业因具备较强的抗周期能力,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数据,近十年来中国百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面积均逐年提升,2018年全国物业管理面积达27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2%;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经营收入达7043.6亿元,同比增长17.25%。预计到2023年,行业收入规模将超过2万亿,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按照物业类型,物业管理市场可以分为住宅物业和非住宅物业。根据德勤物业行业专题报告的数据,在2018年中国百强物业收入中,住宅物业约占46%,非住宅物业占54%。目前,大部分上市物业公司以住宅物业管理业务为主,但事实上,非住宅物业管理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蓝海市场。
非住宅物业包括办公物业、商业物业、产业园区、学校物业、医院物业、公众物业等,持有方包括了政府、央国企、事业单位、金融等各类主体。非住宅物业对物业管理的服务品质和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物业管理服务收费也较高。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从2019年物业管理百强企业各业态平均物业服务费水平来看,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为2.09元丛世/平方米/月,低于所有非住宅物业,而非住宅物业中办公物业的服务费达到了6.99元/平方米/月。
从成本控制和资产运营两方面的视角来看,以央国企、民企及政府为代表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方和使用方,对于物业管理的需求正在持续升级。
以占比最大的办公物业为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而不动产成本在多数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人工支出,尤其是办公物业租金成本已成为企业主要的压力来源。
以华为为例,华为在北京CBD区域的单个工位年租金成本约为12万元 ,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7 万元 。在空间管理方面,华为中国理念非常先进,很早就学习国际标准,建立不动产运营数据指标体系,并且将空间利用率作为隐肢关键指标进行优化,通过空间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同时实现员工满意度提升以及人均地产成本下降两大核心指标。然而,今天大多数中国大型集团企业刚刚进入存量不动产精细化运营阶段,尚未建立完整准确的不动产数据运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对于持有大量不动产的央国企而言,推进城市更新、存量资产盘活、资产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激发央企和国企对不动产精细化运营的关注。由于历史原因,央国企持有灶郑世的不动产规模大,存在产权和管理权管控分散、资源利用率有待优化、运营标准和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持续强化了国有不动产资产管理的监管要求,央国企对于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诉求非常强烈。另一方面,也要求央国企做到成本中心化,对不动产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控,提高经营效率。
此外,任何不动产资产的保值增值都离不开人的体验和满意度的运营。办公物业的终端用户,即员工的需求变化也在推动办公物业管理的变革。在过去三十年间,员工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提升办公体验和工作效率。随着“千禧一代”的80后、90后员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以及新兴领域的人才竞争加剧,提供优质的办公空间服务成为企业吸引人才、激发员工效率的重要一环。灵活办公、敏捷办公等理念兴起,办公空间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单一空间类型向复合空间类型转变,空间类型更加模块化、复杂化、多样化,从而满足员工的精细化需求。
需求和技术驱动物业科技兴起
今年初,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发布了地产科技报告《PropTech 2020: the future of real estate》,将地产科技分为三个主要的子方向,分别是房地产金融(解决房产所属权变更的交易问题)、共享经济(解决房产使用的问题)以及智能楼宇(解决房产运营和管理的问题)。报告还通过三个横向的维度(信息化、交易服务、控制与管理)来描述地产各子方向采用的科技手段和渗透率,得出下表:
(注:表格中增加了Contech建筑科技一列,以覆盖不动产从规划、设计到建造期的全流程)
毫无疑问,每个领域的数字化程度都相当低,由于流程短见效快,更多的公司侧重于解决交易问题,反之也意味着,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传统问题的潜在空间很大。不动产运营相比于交易是一个更慢更复杂的赛道,但具备长期持续性,复利更高。
在企业降本提效和服务升级的需求驱动下,对不动产的精细化运营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住宅物业管理尤甚。
楼宇的运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空间既是承载租户业务活动的物理环境,又是业主和服务方的自身业务环境,有用户产生的服务请求,有服务人员的业务工作流程,有不太直观的利益链条(物业收业主的钱为租户服务),还有早已实现自动化的流程(空调制热制冷流程、水循环系统等)。实现不动产管理的数字化,必须要研究清楚其业务模型,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信息/数据模型。
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是指“四保一服”,即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客服中心等基础物业服务。而在成熟市场,物业管理涵盖四个层面,除了基础物业服务(PM)以外,还包括设施管理(FM)、空间管理(SM)、资产管理(AM)。设施管理是针对物业设备设施的运维,包括巡检、维保、工单管理等;资产管理是从财务视角围绕物业的现金流和资产价值进行管理,包括招商管理、合同管理、租控管理、财务管理等;而空间管理是面向租户的视角,细化到办公室、工位颗粒度的空间运营。
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主要以基础物业服务为主,难以满足业主和租户的精细化运营需求。相比基础物业服务,设施管理、资产管理和空间管理是决定物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同时也具备更大的科技赋能空间,而借助技术赋能、实现数据驱动,是物业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以非住宅物业管理体系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一方面,以CBRE、JLL等“五大行”为代表的专业物业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空间管理是业务重心,且具备很强的科技属性,基础物业服务以劳务外包为主。CBRE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在物业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交易和资产管理、空间管理的收入分布较为均衡。
另一方面,也有大量提供非住宅物业管理解决方案的科技厂商,例如IBM、SAP两大老牌厂商都有专门的管理解决方案,此外还有ARCHIBUS、iOFFICE这样的独立非住宅物业科技厂商。
从过去三十年美国非住宅物业管理市场的趋势来看,企业在基础物业的外包后,会继续外包设施设备相关的服务,进一步聚焦员工体验相关的空间管理服务以及人均不动产成本和不动产投资回报相关的资产管理服务。企业的管理面积、员工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问题会变复杂,需要通过系统和标准体系来实现精细化运营,以及基于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技术的成熟也推动了物业科技应用的落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技术使用门槛和成本都大幅降低。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周期里,单个数据采集点位的投入成本从数千元下降到了数十元,使得物业内大批量的数据采集成为可能。同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化了数据分析与决策的价值,催生了更多应用场景。
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中国的存量物业资产规模巨大,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政府为例,仅某一个区级政府单位下辖的楼宇面积就有超过1000万平方米,非住宅物业资产规模可见一斑。
需求的增强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必然驱动中国物业科技的兴起。目前,中国的物业科技解决方案包括楼宇控制系统、传统物业管理软件、智慧办公应用等等,市场还处于较为碎片化的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和标准,也给了新兴厂商以机会。
耘申科技(DFocus)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物业科技厂商,致力于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从自用物业到自持物业的运营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指标体系,客群覆盖政府、央国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目前,耘申科技已服务包括华为、微软、招商银行、上海中心、阿迪达斯、星巴克、OPPO、一加等在内的200余家国内外大型企业,其中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
自用物业、自持物业“双轮驱动”,用数据赋能运营决策
耘申科技根据企业对自用物业和自持物业的管理需求,提供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及设施设备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
企业对于自用物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是员工体验和人均不动产成本两大核心指标,耘申科技的空间管理产品将员工、部门空间管理员和物业点的空间管理员从传统的Excel和CAD 图纸打印的人工管理方式,升级到在线电子地图上,通过PC、移动端和大屏等多终端操作,从容应对空间布局变化,满足包括工位调整、部门调整、外包和项目组临时空间分配、空间成本分摊结算以及敏捷/共享办公空间预定、自动化工单服务等的需求。
耘申科技独创的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员工对不同空间的真实喜好,在规划阶段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来确定所需的空间面积、空间类型组合、不同空间类型数量以及共享空间的共享比例(员工数:空间数),并在运营阶段根据真实利用率数据调整空间,构建运营策略。
企业对于自持物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指标是围绕员工满意度、人均地产成本、资产损益及资产价值展开的。在自持物业的服务上,耘申科技的产品服务涵盖工单响应SLA,SOP服务标准以及响应速度、完成率,服务内容和预算费用标准体系,自持/对外出租物业的盈利收入、支出标准和数据指标体系,以及对自持空置资产的盘活、定位和资产管理。
同时,针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层,耘申科技提供基于自用物业和自持物业的数据指标体系;针对员工和外包服务商,提供基于国际标准体系的业务流程系统。
例如,可操作式管理中心以电子物业地图为基础,集中展现银行保险、国央企、事业单位持有物业的分布情况与关键指标数据,并实现从全国到区域,再到城市的数据逐层穿透与层级展现。通过围绕不动产本身的业务领域,帮助业主实现了不动产的集团化、数字化运营。
“科技订阅+客户成功”实现物业管理体系的行业化落地
在非住宅物业管理市场,专业软硬件和数据产品化能力必不可少,专业的成功团队同样至关重要。科技能够解决基础运营标准体系的搭建问题以及数据呈现问题,客户成功团队则能够为客户提供持续、专业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数据运营能力。
耘申科技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内顶尖客户的最佳实践,引领中国非住宅物业的标准体系和数据标准指标体系,与BOMA国际标准、CoreNet国际标准等组织合作,陆续发布中国的标准体系。
目前,耘申科技已经形成了企业自用物业空间管理、企业自持物业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完整产品布局,且产品、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国央企、银行保险、科技互联网标杆客户的验证。目前,全球物业管理五大行里,有四家在中国市场已开始使用耘申科技的科技产品服务业主。
未来,在科技赋能的价值基础上,耘申科技将持续加强数据标准指标体系建设和客户成功团队建设,支持“科技订阅+客户成功”模式广泛落地,提升在国央企、银行保险行业市场的客户满意度、市场影响力以及市场份额。
暂无评论,去做第一个评论的人
封面图片
专刊雪球专刊 特别版
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逻辑篇)
段永平:著名企业家,小霸王品牌缔造者, 步步高创始人,vivo和OPPO 联合创始人,网易丁磊生命中的贵人,拼多多黄峥的人生导师。他同时也是著名投资人,早期投资网易获100倍以上回报,目前重仓茅台、苹果等优质公司
查看专刊
大盘解析
收评
12-23
【A股再度缩量下跌,两市成交不足6000亿;教育、数据要素板块活跃;半导体芯片、汽车产业链午后加速下行】 教育、数据要素板块午后维持强势,白酒、传媒板块午后涨幅收窄,半导体芯片、服装家纺午后加速下行,光伏、汽车产业链震荡走低。指数持续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28%,深成指跌0.25%,创业板指跌0.40%。两市全天成交5854亿,,超2700股收跌。
午评
12-23
【三大股指早盘窄幅震荡;教育、数据要素板块强势拉升;传媒、白酒板块早盘活跃;光伏、半导体震荡走低】 教育、数据要素板块全线拉升,在线教育、职业教育、数据确权、数据安全等多领域集体大涨,传媒、白酒板块早盘活跃,医药午前冲高回落,光伏、半导体震荡走低。截止午盘,沪指收平,深成涨0.02%,创业板指跌0.29%;两市半日成交3610亿,超2700股收涨。由于圣诞节原因,沪港深通交易通道关闭。
盘前必读
12-23
上交所: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助力数字经济和平台企业发展;上交所: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两部门:规范有序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天鹅股份:股价异动,12月23日起停牌核查;高盛称A股已出现牛市信号。
热门文章
我她妈的是一个大赌徒,前几年运气好,买什么都涨,今年是大倒霉,亏了几百万了,天天喝一瓶茅台至少可以喝十年了,尼玛。女朋友说要彩礼50万,我她妈的死都不肯,在股市亏100万可能就伤心几天,这是什么心理。现在根本就不想结婚了,更不想生孩子了,就是一个赌徒,玩玩股票,玩玩女人一辈子就过...
深圳湾公子261评
我是坚决支持放开的,是今年最英明决策。元旦春节期间,本就是停工停产的季节,利用这一两个月渡过疫情高峰,形成免疫屏障,是对经济影响最小的,我相信春节过后,就是一个斩新的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中国。
但是,那些空狗却对放开很有意见,对未来悲观,并看空中国,有的看至2770点,这是有多...
周期大王林不园243评
这病毒太带劲了,一个小时把你弄醒一次……
三岁小怪兽196评
圣诞快乐啊兄dei们
不知道鸭185评
4nm!这次美国急了,荷兰慌了,日本态度变了
泓路股道171评
#今日话题#
前几日,浙江书记考察阿里
今天腾讯上了新闻联播
今天新闻联播,靠实把小企鹅夸赞了一番,尤其是腾讯会议[大笑][大笑][大笑]
扶一扶,挺一挺很明显了。。。
$阿里巴巴-S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美团-W(03690)$
懒兔与胖猴的笨牛170评
前天说到,英国正在迎来一年内第五波的新冠疫情,不过,从英国卫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发布今年第51周的报告看,现在流感患者占据ICU和HDU(High Dependency Unit, 比ICU低一级的重症监护)的比例比新冠还高。
汤诗语169评
@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上午好,专家名声烂大街的现状,你觉得是正常的现象,还是有一定的背景原因?普通人如何找到靠谱的信源,避免信息茧房,你有好的建议嘛?
宁守拙毋用巧165评
昨天早上抗原阳性,中午就高烧,全身疼痛,站都站不稳,吃了退烧止痛药泰诺林,舒服很多,但是吃一次只能管5个小时左右。
买的印度版仿制药Paxlovid,数量有限,给老人用,自己没吃。
今天好转很多,但是味觉失灵,喝牛奶是苦味。
周边成年人感染后几乎全部是高烧且全身酸痛,只有孩子...
黄建平163评
$上证指数(SH000001)$ 政策很明显了接下来、官员党员发烧带病上班、要猛攻经济、大搞特搞
风里雨里4000点等你161评
30岁以上的男人,十个有九个在炒股,认识几个每天就在家炒股,赚了会喝喝茶,然后淡淡的微笑,亏了会若有所思无精打采,有时候连吃饭时间都没有,真的是废寝忘食,只要赚了钱,老婆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只要别影响他炒股就行,股市里是挥金如土,每天账面市值涨跌以千或万为单位,生活中可能是一个一...
澄明若镜129评
新冠的实力,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
泓路股道119评
北京昨天地铁200万,同比之前周六,最低是40多万,10月高峰期大概300多万。
韭菲特漂流记115评
打开App
评论
写评论...
评论
分享
不喜欢
关于腾讯控股雪球和腾讯控股雪球股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