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亢 舒
1月13日,广州市在黄埔区知识城何棠下举行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工仪式。据了解,2024年广州市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万套,共涉及12个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通过存量房源转化4个项目。2023年12月28日,深圳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集中开工,本次集中开工共有1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面积7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5亿元,房源合计1万余套,项目周边交通、教育、商业等配套较为完善。
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三大工程”的重中之重。两个一线城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陆续开工,意味着全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幕开启。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有哪些?由谁建设?资金和土地从哪来?如何定价?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本文标题: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拉开建设大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