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刚刚“满月”,2025年4月23日,“雪王”蜜雪集团(2097.HK)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下称“报告”)。
这一年,蜜雪集团有哪些ESG战略与实践?报告开篇如是回应——以集团层面的ESG治理作为基础,从产品质量、伙伴福祉、回馈社会、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着手,切实履行真实负责的ESG战略。
在翻阅ESG报告后发现,蜜雪集团将食品质量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等作为极高重要性ESG议题。从消费者、加盟商到农户,再到一杯柠檬水中的一颗柠檬,背后是蜜雪集团三二一产业链布局与持续绿色升级。
“雪王”要怎样将ESG纳入战略决策,践行高质平价的初心和百年品牌愿景?让我们透过2024年ESG报告一起来看看“雪王”的可持续之路。
舌尖上的“安全守护”
过去一年,手握“蜜雪冰城”“幸运咖”两大品牌以及供应链子公司“大咖国际”,蜜雪集团坐拥超4.6万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斩获超248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中国及全球规模领先的现制饮品企业。
纵览“雪王”的商业版图,超4.6万家网络门店的背后是横跨三二一产业链的经营布局。可持续发展既是维系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作为“链主”企业,蜜雪集团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从一颗质量好、品质高的柠檬采购,到生产加工,再通过冷链运输配送到超4.6万个门店,蜜雪集团该如何在认证标准、原材料、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回应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切?
从蜜雪集团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来看,在报告中发现,子品牌“蜜雪冰城”开展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大咖国际”开展了ISO9001、ISO/FSSC22000、FSC等国际体系认证,以及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清真认证。根据上述标准,在检测、研发环节,蜜雪集团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可开展的检测项目共计120 余项,在微生物领域通过了包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项目的CNAS认可。
蜜雪集团怎样把控原材料安全?以蜜雪冰城的爆款饮品“香柠百香果”“满杯百香果”为例。针对该饮品原材料中的冷冻百香果浆,蜜雪集团特意在ESG报告中提及了其产地、配料等食品安全细节:越南、云南等原产地的百香果添加量约90%,经过生产加工后配料简单到只有百香果和白糖,无任何添加剂的使用。
再看蜜雪集团下游4.6万家门店的日常经营环节,这里既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
当晨光洒向蜜雪冰城分布全球的 4.6 万家门店,一场关乎食品安全的“晨间战役”正在上演。茶饮师们手持《门店食品安全手册》,对照《图文标准手册》逐项落实:按流程操作设备、校准量筒刻度、监测冷冻柜温度、记录消杀情况……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是构筑食品安全防线的关键拼图。再精细地日常规范也需要监督核查,蜜雪集团有着经营顾问、质控组进行日常监督,总部对门店开展飞行检查、食安管理部不定期抽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检查考核评价体系。
报告多项数据显示,2024年蜜雪集团多次针对下游门店与员工展开了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在门店方面,蜜雪集团开展271场次门店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覆盖超50000 人。
一杯饮品的“绿色革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要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三二一产业融合”的字眼多次出现在蜜雪集团2024年ESG报告中。从上游的农业耕种到中游加工生产,再到下游门店销售,“雪王”如何做一杯饮品的“绿色革命”?
在重庆潼南这片北纬30°黄金种植带上,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砂壤土孕育出世界三大柠檬主产区之一的独特优势。蜜雪集团在此布局柠檬全产业链基地,成立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在产业帮扶的具体行动中,蜜雪冰城构建起“科技+公益+人才”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
报告显示,蜜雪集团通过公益基金向种植户捐赠水肥一体化系统设施设备、有机生物肥,帮助果园改良土壤、保护土壤肥力,推动当地柠檬产业从“靠天吃饭”迈向“智慧耕耘”。
蜜雪集团在全国建有五大生产基地,在食品产业链的纵深布局中,蜜雪集团以全国五大生产基地为战略支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中游生产环节。
在工厂建设过程中,大咖国际将环保理念纳入考量。以重庆生产基地绿色基建设计为例,项目团队突破传统基建思维,将地质特征转化为设计语言,针对重庆地貌,团队通过地质勘探,将土壤类型、岩层分布、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融入建筑规划。最终,一座“阶梯式厂房”在山体上拔地而起——低洼处采用双层结构,利用地下空间形成缓冲蓄水层,既解决排水难题又节省基坑开挖成本;高地则采用单层挑高设计,通过钢结构框架实现建筑与山体的呼吸共生。
“该方案不仅让每平方米建筑成本显著降低,更创造出年节约雨水回用、减少土方外运等生态效益,为食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量化的实践样本。”报告指出。
蜜雪集团也在拥抱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动工厂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以蜜雪集团河南生产基地为例,2024年,河南生产基地和广西生产基地启动了自建光伏发电项目,其中河南生产基地全年完成5.99兆瓦光伏组件安装,并于12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00兆瓦时;广西生产基地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2614兆瓦时。
出海路上的“中国味道”
好产品需要好原料,2024年,蜜雪集团搭建了一张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的采购网络。
“目光放眼全球,发掘、采购高品质的茶饮原料,如越南的百香果、新西兰的奶粉、巴西的咖啡豆等。”报告显示,“雪王”已然走出国门,让来自中国的果香、茶香、奶香、咖啡香飘香世界。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数量已突破4800家,覆盖越南、印尼、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回顾历史,2018年9月,蜜雪冰城首家海外门店落地越南;2020年3月,挺进印尼;截至目前,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市场有超过4000家门店。为解决“出海”供应链难题,蜜雪冰城在东南亚4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仓储体系,并计划继续扩大物流设施。
蜜雪冰城的“出海之路”并非简单复制中国经验。针对东南亚炎热气候,其推出“超大杯柠檬水”和“热带水果冰激凌”;在马来西亚市场,则开发含棕榈风味的特色奶茶。
一杯饮品的绿色风潮同样吹向了海外——以可持续包装材料为例,蜜雪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推广可降解塑料,自2022年起,蜜雪集团在印尼市场的本地化采购中,将吸管和塑料袋的材料改为可降解塑料,有效减少了传统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展现了本集团在全球业务布局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蜜雪集团正以可持续包装为突破口,构建“减塑降碳”的产业闭环。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蜜雪集团可持续包装材料使用量为128880.16吨,每吨产品的包材使用强度为0.14吨。
2024年,蜜雪集团联合腾讯公益推出“不要打包袋”行动,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行为。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时选择“零塑选项”,即可获得腾讯公益小红花积分,并解锁“环保代言人”数字勋章。这一创新玩法巧妙结合了社交货币属性与公益价值,活动上线后首月即吸引2526万用户参与,截至2024年底累计订单量突破1.86亿单。
蜜雪集团上市后的首份ESG报告,不仅展示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现,也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绿色升级、食品安全、消费者关怀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综合努力,蜜雪集团正在书写一个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故事。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